164305386 在线留言
您好,请问我妈妈早晨起来手指伸不直有可能是腱鞘炎吗_外科_一生健康网

您好,请问我妈妈早晨起来手指伸不直有可能是腱鞘炎吗

Kwok 发表于:2022-03-20 17:20:09 点击:4 评论: 0

患者提问: 患者年龄:50早晨手指伸不直,动不了,每天都要用药酒搓揉后才能缓解,一直患有风湿的,听说是腱鞘炎,想问有没疗效比较好的药.


王培全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护师

擅长: 肺炎,肺气肿,肺心病,消化不良,肠胃炎,脑梗塞,脑

晨僵,是类风湿的一个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约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45岁,以青壮年为多,男女之比为1∶2~4。初发时起的缓慢,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开始时可能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它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适度活动后僵硬现象可减轻。僵硬程度和持续时间,常和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致,可作为对病变活动性的估价。由于关节的肿痛和运动的限制,关节附近肌肉的僵硬和萎缩也日益显著。以后即使急性炎变消散,由于关节内已有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随着病变发展,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病变关节最后变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手指常在掌指关节处向外侧成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向畸形,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约10%~30%患者在关节的隆突部位,如上肢的鹰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出现皮下小结,坚硬如橡皮。皮下小结不易被吸收,皮下小结的出现常提示疾病处于严重活动阶段。此外少数患者(约10%)在疾病活动期有淋巴结及脾肿大。眼部可有巩膜炎、角膜结膜炎。心脏受累有临床表现者较少,据尸检发现约35%,主要影响二尖瓣,引起瓣膜病变。肺疾患者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胸膜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尘肺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慢性小腿溃疡,淀粉样变等也偶可发现。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定,无统一标准,但下述分类,易被接受。Ⅰ级:病人完成正常活动的能力无任何限制。Ⅱ级:虽有中度限制,但仍能适应。Ⅲ级: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或活动。Ⅳ级:失去活动能力卧床,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相关实验室检查1.一般都有轻度至中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伴有缺铁,则可为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在活动期可略有增高,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贫血和血小板增多症与疾病的活动相关。多数病例的红细胞沉降率在活动性病变中常增高,可为疾病活动的指标。血清铁、铁结合蛋白的水平常减低。2.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电泳显示IgG、IgA及IgM增多。C反应蛋白活动期可升高。3.类风湿因子及其它血清学检查:类风湿因子包括IgG型RF、IgM型RF、IgA型RF,和IgE型RF等类型。目前临床多限于检测lgM-RF,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聚苯乙烯微粒乳胶凝集试验(LAT)和羊红细胞凝集试验(SCAT),这两种方法对IgM-RF特异性较大,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检测IgM-RF在成年RA患者中3/4阳性。IgM-RF高滴度阳性病人,病变活动重,病情进展快,不易缓解,预后较差,且有比较严重的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阴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须结合临床。此外RF为自身抗体,也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与免疫有关的慢性感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j?gren氏综合症、慢性肝炎、结节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此外正常人接种或输血后亦可出现暂时性FR(十)。RA患者的亲属亦可发现RF阳性。正常人尤其是高龄者可有5%呈阳性,故RF阳性,不一定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但结合临床仍为诊断RA的重要辅助方法。近来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协同核抗原抗体(抗RANA抗体)的阳性率(93%~95%),明显高于其他各种类型关节炎的患者(约19%)及健康人(约16%),可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项有力证据。抗核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约10%~20%。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重症者及伴关节外病变者可下降。4.关节腔穿刺可得不透明草黄色渗出液,其中中性粒细胞可达1万~5万/mm3或更高,细菌培养阴性。疾病活动期可见白细胞胞浆中含有类风湿因子和IgG补体复合物形成包涵体吞噬细胞,称类风湿细胞(regocyte)。渗出液中补体的相对浓度(与蛋白质含量相比较)降低,RF阳性。X线检查:早期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除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渗液外一般都是阴性。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可以在起病几周内即很明显。关节间隙减小和骨质的侵蚀,提示关节软骨的消失,只出现在病程持续数月以上者。半脱位,脱位和骨性强直是更后期的现象。当软骨已损毁,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丧失原来关节的迹象。弥漫性骨质疏松在慢性病变中常见,并因激素治疗而加重。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特别在股骨头,亦可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增多。诊断标准国际上沿用美国风湿病学学会1985年诊断标准,该标准于1987年进行了修订,删除了损伤性检查和特异性较差的关节疼痛和压痛,对晨僵和关节肿胀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较西方国家为轻,标准第一条及第二条我国患者不尽都能符合,可以灵活掌握。现介绍如下:1.晨僵至少1小时(≥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皮下结节。6.手X光片改变。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0%,均优于1958年标准(敏感性92%,特异性85%)。类风湿性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青少年,无明显性别差异,起病急。病变以侵犯大关节为主,有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显著,游走性也较显著。关节肿胀时间短,多在1-6周内自然消肿,无晨僵和肌萎缩,愈后不遗留关节畸形,X线检查无骨质改变。应用抗生素和抗风湿药治疗可获显效。2、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周围关节受累为主时需与类风湿相鉴别。过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为类风湿的一种变型,故称为中心型类风湿或类风湿性脊柱炎。现知强脊炎与类风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其特点为: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HLA-B27抗体阳性,血清RF多阴性,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易导致关节骨性僵直,如果四肢关节受累,多为非对称性。X线表现为脊柱、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消失、椎间盘纤维环及骨化呈竹节状。3、银屑病关节炎:本病与类风湿在临床上有许多共同点,如慢性起病,女性多发,对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出现畸形等,临床上对两者的区别有一定的困难。下述特点有助于银屑性关节炎的诊断:有银屑病的皮肤表现;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关节病变多发生在远端指关节和临近的指甲,并可出现腊肠样指;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可受累;类风湿因子多阴性。4、痛风性关节炎:本病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常有家族史,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为第一趾关节,常急性起病,数小时内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少数可侵犯踝、膝、肘、腕及手指关节,本病即使不经治疗,急性痛风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自愈。但饮食失调、外伤、手术,尤其饮酒后常诱发或复发,慢性患者由于持续高尿酸血症,形成痛风石,致使局部畸形及骨质破坏,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治疗有明显效果。5、骨性关节炎:为退行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多发于中年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几乎普遍存在,病变主要限于膝、髋、踝、脊柱等经常负重的大关节和手指末端指间关节。临床上以局部疼痛为主,很少有肿胀,不伴肌肉萎缩。其疼痛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无明显晨僵,血沉大多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表现在还没有广泛的骨质疏松时,即有明显的骨质呈“唇”样或“刺”样增生,但无关节面破坏和僵直。6、结核性关节炎:本病常侵犯单个关节,为非对称性。好发关节依此为脊柱、髋、膝、足及踝关节等,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关节病变持续进展,不同于类风湿的缓解与恶化交替进行。持续性关节疼痛较类风湿轻,但夜间痛较重。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检查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局部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侵蚀,软骨下骨质破坏。抗结核治疗有效。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其他风湿类疾病,早期出现手部关节炎时,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需注意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类型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类型一、隐袭发病型约占75%。首发症状常在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以近端指间关节尤其是中指指间关节最为多见,上肢比下肢常见,多呈对称性,持续数周,可有间歇性、游走性表现,阴雨天加重。常伴有低热、疲乏、无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持续数日或数月后渐出现多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呈对称性改变,伴晨僵,发展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二、急性发作型约占8%-15%。起病较急,关节症状和全身症状均比较严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对称性的多关节肿胀,疼痛剧烈,伴晨僵、肌痛、淋巴结肿大,患者常需卧床,不敢活动,持续1~2个月,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个别患者出现内脏受累,多需适当治疗方能缓解。三、间歇发作型约占15%~20%。特点是少关节发病,每次1~3个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持续数日至数周,可自行消退,间歇数日、数周后又反复发作。任何关节均可被侵犯,但以指、趾、踝、膝关节多见,呈非对称性,个别呈游走性。以中老年多见,伴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预后良好,一般不引起关节破坏,不留后遗症。四、成人Still病型约占3%~5%。此型国内比国外常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突然高热,达39~40℃以上,可呈弛张热、间歇热、稽留热等热型,热程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不等,伴有躯干、四肢出现直径2~5mm的淡红色斑丘疹,不痒不痛,随热退而消失。多数患者肝脾肿大,白细胞增高,有核左移现象。亦可呈类白血病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RF阴性。关节症状开始不突出,一般只有少数关节受累,多为膝、踝、腕等大关节,部分患者只有关节疼痛而无肿胀,可随热退而减轻。多数在发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后出现典型RA症状。此型患者可出现周期性的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五、非典型性发作型类风湿症状早期极不典型,往往先有长期低热,并有疲乏、易累、倦怠,无固定的关节、肢体酸痛等前驱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之后,出现典型的RA症状。常以单关节开始发病,而以中指指间关节首发最为常见,其次也可以为掌指与指间关节、腕关节、跖趾关节或踝关节为首发关节。表现单个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常在6周以内出现第二个关节病变,后逐渐发展成典型RA表现。


李云哲 鸡东县新华卫生院 主治医师

擅长: 风湿性关节炎,肾结石,胃溃疡,胆囊炎,阑尾炎,胃炎

有风湿你查了血吗?可以去妇科看是不是更年期综和症


除非注明,一生健康网的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https://www.13jk.com/html/pwk/21855.html
0
感谢打赏!

《您好,请问我妈妈早晨起来手指伸不直有可能是腱鞘炎吗》的网友评论(0)

本站推荐阅读

热门点击文章